水稻產量受其本身的總體量(生物量)的制約,要想在產量上有較大的突破,有必要培育出超大生物量的新型水稻。“巨型稻”是以夏新界為首的水稻研究團隊,歷經10多年,結合基因組學、分子遺傳學、傳統育種等方法,經突變體選育、野生稻遠緣雜交、分子標記定向選育而獲得的水稻新種質材料,株高1.8米以上,穂長35cm,每穗實粒數385粒,有效分蘗數可達84穗,且莖桿粗壯,抗倒伏,耐逆性強,產量高(16噸/公頃),是研發創制超高產新型水稻品種難得的寶貴材料。
水稻產量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減少貧困具其重要的意義,而水稻單產要在現有的基礎上提高60%,要以良種為核心,良法為手段,良田為基礎,三者配套缺一不可。以“巨型稻”為良種,通過優化種植栽培、多級雜交配種組合、分子遺傳改良等技術,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袁隆平的“禾下乘涼夢”將成為現實。
目前,夏新界課題組與袁隆平國家雜交水稻工程研究技術中心通力合作,加大科研攻關力度,力爭“巨型稻”新品種早日走向市場、為我國水稻高產、優質做出大的貢獻。

夏新界向袁隆平介紹“巨型稻”